千亿球友会-南基一离任后中超韩帅仅剩崔康熙徐正源 韩国教头时代渐行渐远?
随着河南足球俱乐部官方宣布南基一不再担任球队主教练,2024赛季中超联赛的韩国籍主帅仅剩两人——山东泰山的崔康熙与成都蓉城的徐正源,这一变化标志着韩国教练在中超的“黄金时代”进一步收缩,也引发了对联赛外教格局与本土教练发展的新思考。
南基一黯然离场:短暂执教与未竟理想
南基一的离任并不意外,自年初接手河南队以来,球队战绩起伏不定,尽管其强调的攻势足球一度赢得球迷认可,但联赛排名长期徘徊中下游,加之足协杯早早出局,管理层最终选择换帅,南基一成为本赛季中超第6位下课的主帅,也是继沧州雄狮的肇俊哲、青岛西海岸的扬科维奇后,第三位因成绩压力离任的教练。
河南队公告中称,双方“经友好协商达成一致”,但外界普遍认为,球队保级压力与战术体系的适配性是关键矛盾,南基一的执教仅维持了不到5个月,其留下的数据是联赛3胜5平7负,排名第13位,距离降级区仅4分差距。
韩帅潮退:从鼎盛到仅存两席
中超曾一度是韩国教练的“福地”,2016至2019年间,崔龙洙(江苏苏宁)、张外龙(重庆力帆、河南建业)、朴泰夏(延边富德)等多名韩帅活跃于联赛,其务实风格与高强度训练备受推崇,巅峰时期,单赛季同时有5名韩国主帅执掌中超球队。
随着“金元足球”退潮与俱乐部战略调整,韩帅数量逐年减少,2023赛季尚有崔康熙、徐正源、南基一三人,如今仅剩两位“老面孔”,崔康熙自去年接手山东泰山后率队夺得足协杯冠军,本赛季亚冠闯入八强,联赛暂列第5;徐正源则带领成都蓉城异军突起,目前排名第4,成为冲击亚冠资格的有力竞争者,两人的成功,某种程度上延续了韩帅在中超的“口碑”。
崔康熙与徐正源:两种风格的坚守
崔康熙被视为“中超韩帅天花板”,其执教履历横跨全北现代、大连一方、上海申花等多支球队,以铁腕管理和防守反击体系著称,本赛季山东泰山面临多线作战,崔康熙通过轮换与年轻球员培养维持竞争力,尤其在亚冠赛场淘汰川崎前锋一役,展现其战术韧性。
徐正源则代表另一种风格,作为前韩国国脚,他更注重技术流地面配合,成都蓉城在其调教下成为联赛控球率前三的球队,徐正源善于挖掘边缘球员,如周定洋、费利佩等在其体系中焕发新生,俱乐部稳定的投入与长期规划,为其提供了宽松环境,这与南基一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。
韩帅式微的背后:成本、政策与本土化
韩国教练数量锐减,折射出中超生态的深层变化。
性价比优势减弱
昔日韩帅以“高性价比”受青睐,年薪普遍低于欧美教练,但近年本土教练薪资上涨(如谢晖、于根伟),加之限薪令下外教预算收缩,韩帅的薪酬吸引力下降。
政策导向本土化
中国足协近年鼓励俱乐部启用本土教练,部分球队更倾向选择熟悉联赛的土帅,例如长春亚泰的谢晖、天津津门虎的于根伟均在本赛季取得中游成绩,性价比与更衣室沟通优势明显。
战术理念的冲突
韩国教练强调纪律性与体能,但部分球队追求“美丽足球”或快速成绩,导致合作短暂,南基一的案例正是典型——其进攻哲学与河南队传统的防守反击难以融合。
韩帅能否重返主流?
短期内,崔康熙与徐正源仍是中超韩帅的“门面”,若两人持续交出佳绩,或能延缓韩帅潮的退却,但长期来看,韩国教练需适应联赛新需求:
- 更灵活的战术适配:如徐正源般结合球队特点调整体系,而非固守单一风格。
- 青训与长期规划:崔康熙在山东泰山参与青训合作,此类“技术输出”模式或成新方向。
- 跨文化管理能力:随着归化球员增多,如何处理多元更衣室成为必修课。
南基一的离开,或许只是一个时代的注脚,从中超“韩流汹涌”到如今“硕果仅存”,背后是联赛从狂热到理性的转型,崔康熙与徐正源的坚守,证明了韩国教练仍有一席之地,但他们的成功经验能否被复制,将取决于俱乐部与教练双方的相互成全,对于球迷而言,无论土帅还是外教,赢球与观赏性才是永恒的期待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